产学合作,欢迎点击吉林财经大学现代数字产业学院。
热爱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教育是一项需要情怀的工程,而支教则是一场一直在路上的旅途。2021年伊始,管信学子就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身于返乡支教中去。有人联系母校,有人回到村庄,不论是联系学生还是借用场地,志愿者全程自行组织策划。有限的资源和艰苦的环境无法阻挡志愿者们的热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力量,为他们辅导功课、答疑解惑。以下是部分志愿者支教活动开展情况。
支教活动剪影
志愿者:王思宇 大数据1904班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太平川镇蛤蟆沁村
支教日记摘选:
支教于我,是一种磨练,一种风险,也是一份收获。由于疫情原因,村里的小学无法为我们提供支教的教室,我便自己借用场地,找辅导机构借桌椅,一个温馨的小教室在我的努力下成型,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开心的笑容,我的心情不由自主地晴朗起来。我辅导的孩子中有一个小男孩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在我的帮助下,他由最开始的抗拒慢慢变得逐渐熟练,这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他们很本真,也很调皮,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次经历带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体验。这间破旧的老教室和可爱的孩子们会永远留在我的回忆里,我会带着我的初心一直走下去。
阳光透过窗洒进教室,暖暖的笼罩在孩子们身上,每个人的眼中都盛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志愿者王思宇对孩子们耐心细致的辅导给孩子们增添了一份追逐梦想的勇气。
志愿者:杨芷蘅 大数据1904班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
支教日记摘选:
期待已久的返乡支教开始了,我主要为初中生补习物理和英语。开课前我向他们介绍了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张爽义务支教小分队已有十四年的历史,从大湾村到甘肃葛滩,再到返乡支教,我为我是管信人而骄傲。对于整个支教过程来说,备课是一节课的基石,打好了基础才能开始盖房子,为使英语课变得生动有趣,我上课设计的活动一般是画思维导图,一个个分支串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流程,图文并茂,学生对内容就一目了然。
同学们聚精会神的看着大屏幕上的白纸黑字,那是通向未来的时空隧道,一个个奋笔疾书的模样,那是他们未来的模样。
志愿者:汤震 计算机1931班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红石镇进化
支教日记摘选:
这是我的第二次返乡支教,对于准备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第一天早上,我以为自己来的很早,到教室推开门发现已经有四个小朋友在等待了,他们看见我很激动,惊讶道:“这就是要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过了一会儿其他小朋友也都到齐了,我向他们介绍了自己,上课时,每个小朋友都很积极,我很高兴他们愿意跟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每天天气都很冷,但小朋友们还是坚持来听课,我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幼儿园提供的小屋,爸爸给烧的暖暖的;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听话懂事,我想这就是支教最大的乐趣和收获。我也会不断改进,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小老师!
乡村教育在英语学科的教育上会有些落后,对于同学们来说,很多单词只会写但不会听和读,志愿者汤震的到来教会了同学们认识英语、聆听英语、朗诵英语。寒冬的冷风和纷飞的大雪并没有削弱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反而在一起学习更有动力。
志愿者:刘庆鹏 信管1955班
山东省淮坊市潍城区于河街办实验小学
支教日记摘选:
从在寒风中和学生们一起等待校车正式开启了我支教的一天。下车后见到陈校长,道明了张爽义务支教小分队的职责与爱心文化后得到了陈校长的高度认可与赞扬。我的任务是协助刘老师管理六年级三个班的英语学习,监督学生们上自习,帮助他们完成一些期末复习的规定任务。中午我在食堂为孩子们打饭,看着他们的小手和充满谢意的大眼睛,真的能让我忘掉许多烦心事。中午的饭菜很清淡,但是孩子们还是吃的很香,和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也成为了我的支教新体验。每天放学都会有一个男生等我一起走和我聊天,能交到这样一个朋友也是很大的收获。我喜欢坐在校车上和孩子们一起看西下的太阳,陪着他们一起回家,真的很幸福,他们的脸颊虽然被口罩隔着,但我依旧能感受到。
寒潮来临的这一天,刘庆鹏同学为母校的孩子们进行辅导和批改试卷,帮助孩子们纠正错误,同时孩子们劲头也很足,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阻挡对学习的热情,而且积极地讨论。
志愿者:陈芋渝 信息1955
贵州省遵义市永乐镇永乐小学
支教日记摘选: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迎来了支教的第一天。踏入了家乡的小学,见到热情的老师,他们热心的给我介绍孩子们的情况。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用问答有奖的形式来激励他们希望他们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下课的时候,孩子们的一声“老师再见”,让我责任感倍增。下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围过来,给我分享他们的各种趣事。为了和孩子们拉近距离,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交流,了解他们的世界。有小朋友问我:“陈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笑了笑,说:“我,你先说说你的你的梦想是什么?”小朋友一脸向往的说:“唱歌,我想当一名歌手”支教不仅要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勇敢地追逐梦想,我坚定地告诉他说:“那,要加油呀!你的梦想很美,老师相信你!”
孩子们认真的坐在课桌上汲取知识,灵动的思维就像海里的鱼儿一样活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的努力在黑夜中也会熠熠生辉。
志愿者:陈影 大数据1903班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后岭村
支教日记摘选:
在我回家之后,我便了解到我的一个初中同学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于是我们俩就一起办公,利用他那里的资源把我们双方联系到的学生凑到一起对他们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看见一个小朋友在背四史教育,想到了自己每周的青年大学习和四史教育,原来他们这么小就学习四史了。中国的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思想和德育教育,从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四史,相信比我们小十几岁的他们的未来会成为中国的栋梁之才,等待愈加优秀强大的祖国。
一笔一划,一撇一捺,是我们志愿者对孩子们的期待,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以及认真听讲的神态,是对我们志愿者的期待,双向期待使我们更加努力向前。
志愿者:孙瑞轩 计算机1931班
吉林省榆树五棵树镇小学校
支教日记摘选:
支教的第一节课我很慌张,我清楚的知道,一个有趣的课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无趣的课堂就像度日如年,十分难熬。我学着从前老师的样子活跃课堂,方法虽然老套,但效果显著。孩子们都十分积极,敢说且敢问,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我仿佛回到了十年前我的小学时代,那段轻松的,积极的,令人怀念的时光。孩子们的知识盲区有些多,我给他们拓展了很多很多简单的知识比如平方和多项式等等,又用这些知识给他们模拟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孩子豁然开朗。渐渐的,我对于讲课这件事已经不再那麽陌生和怯懦,对于以后,我充满信心!
黑板上承载着孩子们稚嫩的梦想,志愿者孙瑞轩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使孩子们都保持着最饱满的的精神状态,积极的跟老师保持着互动。
志愿者:田雨鑫 计算机1931班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
支教日记摘选:
我的返乡支教回到了我的母校,第一天早上7点,我便来到了学校。在向校长及班主任说明来意和张爽义务支教小分队的职责与爱心文化后,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我被安排到了曾经的班主任的班级。为学生们进行化学科目的教学。刚站上讲台的我是紧张而忐忑的,但看着讲台下的孩子和窗口班主任鼓励的眼神,慢慢的都使我放松且自信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中主要对孩子们进行了对本学期化学课程的复习,带领他们备考期末。课程结束后,我利用自习课时间为孩子们进行了答疑和错题讲解。
黑板上排列的化学方程式是志愿者对同学们最真诚的表达,一张张密密麻麻的试卷等着同学们去认真解答,在志愿者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道道难题都迎刃而解。
志愿者:朱海阔计算机1932班
延吉市依兰镇锦城小学
支教日记摘选: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进行支教活动,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支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辛苦。每天五点半起床去赶最早的那一班公交车,我的手脚在刺骨的寒风肆虐下已经麻木,但这些并没有阻挡我支教的脚步,反而使我的步伐更加坚定。既然孩子们都能坚持我有什么理由说不呢?看着他们真挚的眼神和充满温暖的笑容,我想,这一切都值得。
支教,这一段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终会为我的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到学校后,为孩子们出板报以及为他们讲解一些小学语文的基础,粉笔下的沙沙作响都让我感到很踏实。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支教是我们能给孩子们最直接的帮助。受疫情影响,部分管信学子的返乡支教还未开始,但大家都在努力进修,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来帮助更多的孩子。时光之河,不息向前,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在母校、在家乡,用我们的真诚与孩子们一起书写一个浪漫的故事,让我们彼此的青春熠熠生辉。2021,支教之路,我们永不止步……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16号 备案号:吉ICP备10200631号-2
学院电话:0431-84539390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